2025 年下半年国产旗舰市场中,小米 17 系列凭借强劲产品力与精准定位,交出亮眼激活量成绩单,印证 “爆款” 地位。该系列 9 月 27 日首销,激活量数据 “开局猛、后劲足”,成为市场焦点。
一、激活量持续攀升:数据印证热度
激活量是衡量手机实际交付使用的核心指标,比销量更具参考价值。小米 17 系列首销仅 5 分钟,便刷新 2025 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首销纪录。10 月 2 日,卢伟冰官宣其销量(激活量核心来源)破百万,开卖 5 天超百万用户激活使用,速度远超行业平均,还获央视关注、雷总转发,成官方认可的 “现象级产品”。
截至 10 月 12 日(W41 周期末),据数码闲聊站爆料,该系列累计激活量达 137 万台左右。从 100 万到 137 万仅用 10 天,打破 “旗舰机首销即峰值” 常态,证明热度未退、需求高位。值得注意的是,其起售价 4499 元,在 4000 元以上中高端价位段有此表现,足见用户对 “值价匹配” 产品的认可。
二、激活量背后:创新与高端化突破
小米 17 系列激活量爆发,源于产品力与战略调整。系列含 17、17 Pro、17 Pro Max 三款机型,首次新增的 Pro Max 版本成核心动力,占系列销量(激活量)超 50%,首销 5 分钟破今年国产新机首日纪录。卢伟冰提到,截至 10 月 14 日,系列整体销量较上一代增 20% 以上,Pro 系列销量是上一代三倍,6000 元以上机型占比首超 50%,均价升至 5500 元以上,小米高端化战略见效。
Pro 系列的核心竞争力是 “妙享背屏”。它切实解决用户需求:主屏息屏时显时间、通知、出行进度等,控制音乐,骑车、开会时免频繁亮屏;响应与主屏同步,逻辑清晰;支持个性化定制,小红书还兴起 “背屏痛机大赛”;自拍时可预览徕卡主摄画面,Vlog 创作者能调专业参数。针对 “夜间亮度过高” 反馈,小米通过 OTA 推送功能优化,响应及时。
硬件上,高端型号背屏用 2.1 英寸 AMOLED 面板,支持 1Hz-120Hz LTPO 刷新率,全局亮度 1600 尼特,用国产新型发光主材,低频刷新无闪屏;玻璃选抗摔龙晶玻璃或抗刮康宁 Victus 玻璃,兼顾实用耐用。
三、市场反应:产能压力与竞品动态
激活量飙升带来 “甜蜜烦恼”—— 供不应求。不少用户反馈 “未发货”,即便小米提前锁定元器件产能,仍难匹配超预期需求,部分渠道断货,供应链承压。
同时,系列热销引发行业对 “副屏设计” 关注。此前品牌尝试副屏多失败,小米靠 “场景化功能 + 流畅交互” 让副屏成 “加分项”,网友猜测竞品或跟进。但副屏设计需攻克结构、功耗、适配等难题,未来市场或现 “伪副屏”(仅显静态内容)与优质创新产品,竞争将围绕 “副屏实用性” 展开。数码闲聊站称 “下周可见首波母系竞品对比销量”,系列市场地位将受考验。
结语
小米 17 系列 137 万台激活量,是对 “产品创新” 与 “高端化” 的肯定。当下手机市场,用户更重 “体验升级” 与 “场景适配”,系列的背屏、Pro Max 高端定位正契合此趋势。如卢伟冰所言:“创新有风险,但不创新风险更大。” 市场用激活量证明,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创新获认可。未来,随竞品跟进、产能释放,系列能否领跑、副屏能否成潮流,值得关注。